午夜,當人們沉睡在夢鄉時,一群“夜行俠”卻憑著曾在建筑工地務工的“經驗”,潛入工地瘋狂盜割電纜線,然后直接脫手銷贓……
自以為干的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多行不義必自斃。2018年4月,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張灣區分局循線追查,成功摧毀了這個盜銷電纜線的犯罪團伙,破獲盜割電纜線案件20余起,涉案價值達100余萬元。
神秘三輪車露出馬腳
3月21日清晨6時許,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將睡夢中的十堰某工地水電工程承建商老趙驚醒。工人在電話里告訴他,工地上近百米的電纜線被人割斷盜走了。老趙心里咯噔一下,迅速起身駕車趕往工地查看,同時撥打了電話報警。
接警后,十堰市公安局張灣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迅速趕赴現場。經偵查勘驗,民警初步推斷,被盜電纜線應該是竊賊用大力鉗剪斷的,大約有百米左右,價值約6萬余元。同時,分析認為嫌疑人也許懂一些電路知識。
民警以案發現場為中心,圍繞工地及周邊開展走訪調查。然而,由于案發現場位于大型城中村改造項目的腹地,基礎設施均處于待建狀態,不少區域夜間均無燈光照明,現場基本沒有人員居住。
連續數日的走訪,依然一無所獲,民警只有繼續通過外圍進行調查。經全面梳理排查,刑警大隊發現十堰城區不少工地都發生過同類案件,案發時段、作案手法、現場痕跡等方面都有諸多相似點。
鑒于涉案價值較大,張灣分局隨即成立專班,展開專案經營、串并偵查,力爭一網打盡,破獲一批案件。
通過梳理了10余起類似案件,專案組分析認為,這一系列案件應該是一個熟悉工地情況的犯罪團伙作案,馬上調取了多起案件的周邊監控視頻。經幾十個小時查看,民警終于循跡發現,在多起工地電纜被盜案現場,都曾有一輛可疑的三輪車出現。
案件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反復查看、篩選、甄別、分析、研判、比對……經過連續幾日的努力后,民警果斷推測:這很可能就是盜賊的運贓車!
隨后,辦案民警圍繞這輛三輪車行駛軌跡開展深挖擴案。專案組發現,該車總在十堰茅箭區一個較為偏僻的路口附近消失,并于半小時后再次從該路口出來,形跡十分可疑。專案組分析認定,主要嫌疑人極有可能將所盜贓物藏在附近。案件的偵破透出曙光!
廢品收購站里的秘密
隨著不斷地摸排偵查,專案組民警發現,在距離神秘三輪車消失的路口不遠處,有一個廢品收購站。結合偵查情況,民警分析推測,犯罪嫌疑人在盜竊電纜線后,極有可能在此廢品收購站進行了銷贓。
民警通過走訪了解到,該廢品收購站為一對中年夫婦經營。為避免打草驚蛇,專案組決定兵分兩路:一組警力緊盯可疑三輪車的活動軌跡,另一組警力蹲守在廢品收購
4月7日凌晨1時許,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里,一輛可疑三輪車緩緩駛進了警方鎖定的廢品收購站。“肯定是嫌疑人來此銷贓!”收網時機已成熟,專案組當即調集警力到蹲守點增援,部署包圍圈,張網以待。
瞅準時機后,抓捕民警箭步沖過去:“不許動!我們是警察!” 面對突出起來的抓捕民警,包括廢品收購站老板唐某在內的5名嫌疑人迅速被警方控制。隨即,民警迅速對該廢品收購站進行了搜查,現場查獲大量來歷不明疑似贓物的電纜線、銅排一批。隨后又在嫌疑人所駕駛的三輪車上,收繳鋼鋸、斷線箝、試電筆、搬運的蛇皮袋等作案工具。
專案組連夜組織民警審查嫌疑人鄭某、陳某等人,他們對其盜竊工地電纜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銷贓嫌疑人唐某也承認,在明知是贓物的情況下,仍將鄭某等人盜竊的電纜線收購。
緊接著,專案組民警順藤摸瓜,深挖余罪,帶破十堰城區盜割電纜案件20余起,涉案價值達100余萬元。同時,通過連續奮戰,專案組進一步審查到,該團伙并不止這5人。隨即持續經營,乘勝追擊,很快在一出租房內將另外3名“漏網之魚”抓捕歸案。
至此,十堰張灣警方成功摧毀了一個流竄十堰城區,專門在夜間瘋狂盜竊、銷售工地電纜線的犯罪團伙。
牌桌上麻友一拍即合
經查,47歲的鄭某系四川人,曾因盜竊罪被警方處理。2017年7月刑滿釋放后,跟隨老鄉來到湖北十堰,在十堰市萬達廣場附近某工地打工。久而久之,掌握了一些工地水電線路的知識,對工地電纜的鋪排也清楚一二。
閑暇之余,愛好打麻將的鄭某經常光顧一些棋牌室。一次打牌聊天時,偶然認識了42歲的棋牌室常客唐某。在得知唐某經營著一家廢品收購站后,鄭某遂動起了合伙盜銷電纜線的心思。
他多次有意無意地向唐某提及,其所在的工地上有不少備用電纜,因疏于監控,很容易得手出售。他表示自己負責實施盜竊,希望唐某可以幫忙銷售。經多次交流,鄭某和唐某一拍即合。兩人決定由鄭某在工地盜竊電纜線,再由唐某以低價進行收購。
2017年11月18日深夜,經過提前預謀,鄭某趁工人休息之時來到工地,使用工具將約60米的電纜線剪成多段,裝入蛇皮袋后運至唐某的廢品收購部出售。唐某及其丈夫毛某為了高額利潤,明知電纜線為盜竊而來,仍鋌而走險將其收購,并支付鄭某5000余元現金。
嘗到“甜頭”的鄭某為了能夠得到更多利益,用賺來的錢購買了一輛二手三輪車、鋸子等作案工具,并召集了與其臭味相投的33歲十堰房縣男子沈某、30歲陜西男子陳某等人入伙,打算在各建筑工地大干一場。
2018年1月,鄭某從打工的建筑工地辭職。此后,他伙同陳某等人流竄于十堰城區各個在建項目工地,專門尋找偏僻、看守較弱的工地或企業廠房作為“下手”目標,瘋狂地伺機盜割電纜線等原材料。期間,還時常糾集一些社會閑散人員加入隊伍,以備不時之“需”。
據鄭某交代,他們一般在白天踩好點,晚上11時左右開始實施盜竊,凌晨2時左右“收工”。因為他們以前均在工地上務過工,對水電線路及工地都比較懂行,因此作案一直比較順利。每次得手后,連夜將所盜得的價值每米數百元的電纜線、銅排、鋼筋等,以每斤16元左右的低價賣給唐某夫婦,從而快速銷贓。
短短幾個月時間,該團伙采取時分時合的方式,共成功作案21次,非法獲利近10萬元。每次賺到錢后,由鄭某將贓款平分。當錢揮霍“享受”光后,就出來再次犯案。
目前,犯罪嫌疑人鄭某、唐某等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探員點評:
在這系列盜銷電纜線案件中,以鄭某為首的犯罪團伙之所以能頻頻作案,有以下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被盜工地疏于防范。辦案中,民警發現不少被盜工地的電纜線都被隨意集中堆放在項目工程的負一樓,現場很少有防盜措施,有且只有一個攝像頭,無法發揮監控作用。
在此,警方提醒,對于一些在建工地及安保措施較差的企業,一定要重視強化自我防范意識,尤其是加強夜間值守和巡查,安裝視頻監控、照明燈等設施,對于重要場所、部位需及時防堵,防止外人隨意進出,對于可疑情況要及時報警并盡力控制,進而盡可能的避免損失。
二是銷贓渠道通暢,這也是關鍵的一環節。警方提醒,廢品收購行業的從業人員要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在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時,應當查驗出售單位開具的證明,且對收購情況進行如實登記,不能收購來歷不明的物品。如發現可疑情況要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為警方破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爭取時間,避免為嫌疑人銷贓提供便利。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遏制盜竊電纜線案件的發生,保障更多人的財產安全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