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柴達木日報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3月1日,由州委、州政府和柴達木(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主辦的“柴達木生態治理及循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柴達木聚寶盆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為主題,圍繞“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發展歷程、探索轉型發展新領域的方向”等議題展開,以此推動我州生態治理及循環發展跨上新臺階。 論壇邀請了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賴明,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西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等領導、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媒體記者等百余人參加。州委副書記、州長孟海,州委副書記朱龍翔,州人大常委會主任元寧,州政協主席李科加,州政協副主席張紀元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論壇。
本屆論壇的舉辦,是我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對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的鮮活實踐。
論壇活動以主旨報告、嘉賓分組訪談討論等形式展開。與會人員共同回顧了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并為海西州生態治理及循環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還就如何在保持生產增速良好勢頭的同時,多元研發和科學經營旅游、礦業、農牧業等領域,有效夯實發展基礎,強化科技支撐作用,拓展轉型發展新領域,聚集轉型發展新智慧,實現轉型發展新突破,既讓“綠水青山”長久守得住,又使“金山銀山”為民謀福祉,開展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近年來,我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柴達木(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為契機,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堅實的工業基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現已基本形成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化工、金屬冶煉四大傳統基礎產業和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建成了全國面積最大的國家級區域性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為海西州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副州長段東平表示,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產業體系、約束和激勵并舉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政體系,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在生態治理及循環發展中有新氣象,更有新作為。